发表时间:2024-06-17 09:28:03 来源:bob全站app应用
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资金将重点用于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等八大方面。
其中投资体量或在千亿级别的包括:1-灾后恢复重建;2&4-重点防洪治理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8-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体量或在几百亿级别的包括: 3-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5-灌区建设改;6-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实际需求在千亿级别)。
但需要关注的是,基于历史信息作体量评估,未考虑可能的投资项目的增加、以及时间进度的调整带来的影响,且部分领域信息搜集可能不够全面。
我们假设灾后重建的投资额,近似等于洪涝灾害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可参考汶川地震,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2009年4万亿刺激计划中,有1万亿用于其灾后重建投资。
据此推算出灾后重建总投资2500亿元左右,年度投资或在1000亿元以上(假设分两年)。
此次特别国债支持方向中,有两个方向为防洪治理相关:“第二,是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第四,是其他重点防洪工程。支持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山洪沟治理和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
据水利部数据,2020年,我国防洪、除涝项目投资额2801亿元,其中海河、松花江流域的防洪年度投资或接近300亿元。
以上相关领域的年度财政支出或在550亿元左右,其中救援能力工程建设可能达到300亿元以上。
重点支持:灌区建设改造修复、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丹江口水库水土流失治理。其中灌区项目建设改造修复年度投资体量接近400亿元,另外两项年度合计投资体量几十亿元。
我国每年城市排水防涝总需求超2000亿元,但实际投资或不到700亿元,并且呈现“中央支持少(70亿元左右)、省级无支持、压力在地市”的特征。
重点支持: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气象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年度投资或在100多亿,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的年度中央支持资金合计几十亿体量。
我们估算未来东北、京津冀高标准农田建设还需投资2600-4000亿左右,若到2030年做完,对应年度投资在400-600亿区间。具体推算过程见正文。
景气向上:1)华创宏观WEI指数上行,此前连续三周下行。2)地产降幅有所收窄。3)10月前三周,汽车零售增速好于9月。
景气向下:1)发电耗煤、水泥发运率小幅回落。2)贸易量价同比增速回落。3)土地成交仍偏弱。
风险提示: 历史情况不可类比,测算可能具有一定偏差;部分领域投资超预期;投资项目增加、时间进度调整;信息搜集不完备。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1万亿元国债的决议。
据财政部介绍,资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1-灾后恢复重建、2-重点防洪治理工程、3-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4-其他重点防洪工程、5-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6-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7-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8-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中投资体量较大的有:
1)千亿级别:1-灾后恢复重建;2&4-重点防洪治理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8-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2)几百亿级别:6-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实际需求在千亿级别);3-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5-灌区建设改造。
据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在10 月25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灾后恢复重建的支持方向为:“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恢复到灾前的水平”。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张世昕作进一步说明说明,“我委抓紧牵头组织编制《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规划》,北京、天津、河北、吉林、黑龙江5省市也分别编制地方规划”。
我们假设灾后重建的投资额,近似等于洪涝灾害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可以借鉴的案例是2008年汶川地震。据人民日报报道,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2009年4万亿刺激计划中,有1万亿用于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投资。
根据该假设,我们推算出灾后重建总投资在2500亿元左右,年度投资在1000亿元以上(假设分两年)。具体过程如下:
1)今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近似2020、2021年,全年损失总额或在2500亿元左右。据应急管理部数据,今年前三季度,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及损失达到3082亿元,其中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损失2393亿元,与2020年、2021年的损失金额较为接近。2020、2021年全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均在2500亿元左右。
2)参考北京、河北当下的情况,假设灾后重建完成的时间在1-2年,对应年度投资或至少在1000亿元以上。根据8月9日北京市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北京将“力争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方面提升”;根据河北省8月11日防汛救灾暨灾后重建新闻发布会,“截至8月10日……全省直接经济损失958.11亿元……2025年汛期前,完成各项重建任务”。
3从2020年的情况看,中央及地方部署财政资金支持体量也在千亿级别。2020年8月,国常会部署“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今年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资金规模约1000亿元”。
据财政部介绍,此次特别国债支持方向中,有两个方向为防洪治理相关:“第二,是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第四,是其他重点防洪工程。支持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山洪沟治理和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水文基础设施,小型水库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安全监测,海堤治理”。
根据水利部《中国水利统计年鉴2021》,2020年,防洪、除涝项目投资额2801亿元,占全国水利建设总投资(8181亿元)的34.2%。
我们估算,海河、松花江流域的防洪年度投资或接近300亿元。根据水利部《中国水利统计年鉴2021》:分流域来看,松花江、海河流域水利投资额合计854亿元。我们假设松花江、海河流域防洪项目投资额占整体水利投资比重,与全国一致,则2020年这两个水域的防洪项目投资额为292亿元。
据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在10月25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的具体支持方向包括:“支持实施预警指挥工程、救援能力工程、巨灾防范工程和基层防灾工程,加强各级应急指挥部体系,提升防灾避险能力”。
以上相关领域的年度财政支出或在500亿元以上。我们将“预警指挥工程、救援能力工程、巨灾防范工程和基层防灾工程”这三个细致划分领域,与财政部《2021 年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决算表》中的科目做大致匹配(见图表4),相关领域2021年财政支出决算额合计为556亿元。
据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在10 月25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具体支持项目包括:“灌区建设改造修复、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丹江口水库水土流失治理”。
今年我国灌区项目建设改造的投资体量接近400亿元。10月25日,水利部召开“2023年前三季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陈明忠在会上介绍:“快速推进灌区项目建设进度。今年安排投资388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13亿元,支持598处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今年的投资规模比去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是我国黑土地保护的重要内容,涉及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2017年,农业部等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明确“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约2.78亿亩。其中,内蒙古自治区0.25亿亩,辽宁省0.28亿亩,吉林省0.69亿亩,黑龙江省1.56亿亩”。
我们估计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的年度投资体量在30亿元左右。今年8月底,水利部近日发布了东北黑土区侵蚀沟调查的最终结果:“‘十四五’”以来,我国累计治理侵蚀沟2.11万条”。单条侵蚀沟的投资体量大概在30-40万元之间,据半月谈今年2月文章《黑土“伤疤”治理见闻:侵蚀沟毁损耕地面积持续扩大》,“目前平均下来,治理单条侵蚀沟需投资约30万元”。从黑龙江、内蒙古的经验来看,单条侵蚀沟投资额在33-40万元之间。我们假设单条造价30-40万元,则对应“十四五”以来总投资63-84亿元,对应年度投资24-32亿元。
2006年至今,丹江口水库水土流失治理总投资约16亿元。据襄阳水利10月17日《强化源头担当 守护碧水北上——湖北全力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自‘十一五’以来,湖北累计治理丹江口库区水土流失面积6174平方公里,完成投资16.48亿元”。
我国每年城市排水防涝总需求超2000亿元,但实际投资或不到700亿元。根据新华社2020年文章《治理内涝:抓住重点,久久为功》,“‘十三五’期间,全国设市城市排水防涝方面的投入需要10472亿元,平均每年需要投入2094亿元,资金需求巨大”。据规划中国公众号2022年11月文章《统筹与系统——城市洪涝韧性提升的关键策略》,“依据相关测算,我国每年完成排水防涝方面的投资不足700亿元,按照统计口径测算,人均投入仅为日本的1/18”。
城市排水防涝资金主要由地市承担,中央、省级支持相对少。国家发改委在2022年文章《综合施策,化解城市内涝治理基础设施投融资困境》中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内涝治理基础设施投融资结构呈现出‘中央支持少、省级无支持、压力在地市’的特征。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每年约为70亿元,省级政府拨款基本没,地市承担了几乎全部的投资压力”,“内涝治理基础设施投融资仍存在央地投入结构失衡……的问题,影响内涝治理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可持续性、增加地方财政压力和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未来需要逐步优化央地投入结构”。
据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在10月25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的具体支持领域包括:“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气象基础设施建设”。
1)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投资均在700亿元左右,年均投资约140亿元。2017年,原国土资源部出台《全国地灾防治“十三五”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10亿元支持地方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全国有27个省(区、市)设立了省级财政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地方各级政府累计投入地质灾害防治资金500多亿元”。2021年,自然资源部等发布自然资源领域“十三五”时期主要工作成果:“‘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89亿元专项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并带动地方投入417亿元”。
2)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中央年度投资或在5亿元左右。依照国家林草局“关于逐步加强重要林区防火通道建设的建议”复文(2021年第9079号):“‘十三五’期间中央累计投资11.42亿元,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建设防火道路近4000公里。”而依照国家林草局文章《国家林草局将建850公里防火隔离带》,“2023年,将安排森林草原防火中央预算内投资28.08亿元,组织实施各类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4个……建设重点国有林区防火道路约1660公里”,估算今年中央投资额在4.7亿元(1660/4000*11.2)。
3)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据陕西气象局官网发布的《气象基础设施2022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绩效目标表》显示,2022年,国家发改委下达的气象基础设施第一批预算内投资达到32亿元,主要支持方向为“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实施风云三号03批、风云四号02批气象卫星工程,开展中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逐步提升气象业务信息化保障水平”。结合2020、2021年的情况去看,国家发改委下达的气象基础设施中央预算内投资可能是分两批下达。
我们估算,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未来总投资额大概在3000-4000亿元。
1)根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我国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要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2022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未来还需要建设约5.5亿亩高标准农田。
2)根据农业农村部《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到2030年,东北三省、京津地区高标准农田占全国24%左右,对应这两大区域未来需新建高标准农田1.32亿亩。
3)根据中央及部分省份标准,高标准农田一亩造价成本约2000-3000元。计算出京津冀、东北地区未来高标准农田投资总额2640-3960亿元。
截至2023年10月22日,华创宏观中国周度经济活动指数为6.82%,相对于10月15日上行0.44%。从WEI指数的构成来看,对WEI指数过去三周回升产生正向贡献的是煤炭港口吞吐量、商品房成交面积、粗钢产量、乘用车批零、BDI、沥青开工率、电影票房。贡献为负的是失业金领取条件(百度搜索指数)、半钢胎开工率。
货运物流:变化不大。根据G7物联数据,10月前27日,货运物流指数平均为109,同比+3.5%,较2021年同期-17.7%。9月该指数平均为116.5,同比+4%,较2021年同期-15%。
发电耗煤:增速有所回落。10月13日-10月19日,全国重点电厂日均发电增速+6.5%,9月22日-10月12日为+8.5%;全国重点电厂日均耗煤增速+3.4%,9月22日-10月12日为+5.9%。
螺纹:10月前三周,表观消费弱于9月。9月30日-10月27日四周,螺纹表观消费平均为266万吨,同比-13.6%。9月2日-29日四周平均为286万吨,同比-11%。产量较上月变化不大,9月30日-10月27日四周,螺纹产量平均为256万吨,同比-15%。9月2日-29日四周平均为255万吨,同比-16%。库存,连续三周去库,平均每周去库31万吨。
水泥:10月前三周,发运率表现弱于9月。10月14日-20日当周,水泥发运率为46.3%;9月30日-10月20日三周,水泥发运率平均为47.6%,较去年同期-4.3个百分点。9月2日-29日四周,水泥发运率平均为48.9%,较去年同期-2.4个百分点。
出行:1)地铁:10月前四周,地铁客运人数略高于9月。10月前27日, 29 城地铁客运量平均为7484万人次左右,同比+52%。9月全月,地铁客运量平均为7312万人次,同比+40%。2)航班:国内航班数较上月变化不大。10月前四周,国内航班执行数平均为1.26万架次,9月全月日均为1.28万架次。
汽车:10月前22日,乘用车零售增速回升至+18.7%,9月全月为+5%。
快递:保持高位。近两周快递揽收量维持在28万件左右,与节前4周水平接近。
地产:降幅收窄。10月前27日,67城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同比-18%,较2021年同期-37.6%。9月全月,日均成交面积同比-31.8%,较2021年同期-41.9%。
土地:成交仍偏弱。10月2日-22日三周,百城土地成交面积平均为212万平,同比-59.7%;9月4日-10月1日四周,百城土地周度成交面积平均为250万平,同比-51.8%。土地溢价率小幅回升,10月16日-22日为4.37%,10月2日-22日三周平均为2.84%。
电影:节后两周(10月9日-22日),周度票房收入维持在5亿元左右低位。
本周,农产品价格持续普跌。猪肉平均批发价收于 20.81 元 / 千克,下跌 2.3% ;蔬菜、水果、鸡蛋批发价分别下跌 2.7% 、 1.8% 、 2.3% 。本周一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作为(生猪)产能的核心指标,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240万头,比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高出3.4%。同时,母猪生产效率也在提升。在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猪肉产量处于近年同期高位,前三季度猪肉产量 4301 万吨,同比增长 3.6% 。 … 目前生猪生产仍在惯性增长,后市供应将稳定增加,四季度是猪肉消费旺季,猪价可能会回升,但缺乏大面积上涨的基础。”
本周,港口动力煤价继续下跌,焦煤价格持平。山西产动力末煤 (Q5500) 秦皇岛港平仓价收于974元/吨,下跌3.1%;京唐港山西主焦煤库提价收于2480元/吨,与上周持平。上游煤矿生产正常、供给稳定,大秦线检修结束后,北方港口掉入量增加,但下游需求一般,港口开始累库,动力煤价下跌。
本周,国际油价小幅回调。价格这一块 ,截至 10 月 27 日,美油和布油期价分别收于 85.54 和 90.48 美元 / 桶,分别下跌 2.9% 、 1.8% 。库存方面, 10 月 20 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 137.2 万桶至 4.2112 亿桶,环比增长 0.33% ,同比下降 4.3% 。
本周,螺纹钢价格持续上涨。螺纹钢现货价收于 3810 元 / 吨,上涨 2.4% ;铁矿石的金额指数 :62%Fe:CFR 中国北方收于 119 美元 / 吨,上涨 3.3% 。其他地产相关价格,水泥价格持续上涨 2.1% ,纯碱期价下跌 1.2% ,南华玻璃价格指数下跌 0.9% 。
全球贸易景气度方面,本周量价同比增速均有所回落。本周,跟踪全球出口量增速的BDI指数同比为7.4%,上周同比为10.9%;跟踪全球出口价增速的RJ/CRB指数同比为3.1%,上周同比为4.6%。重点国家方面,美国贸易需求或延续修复,欧元区可能仍低迷。10月,美国Markit制造业PMI继续回升,达到荣枯线),但欧元区制造业PMI再度回落至43(前值43.4),显示欧元区进口需求可能仍偏弱。
我国整体出口方面,本周,我国CCFI指数同比继续回升至-56.4%,上周为-58.3%。
重点商品方面,针对我国汽车出口,跟踪观察指标是韩国乘用车出口,10月前20天,韩国乘用车出口同比由前值49.1%降至24.7%。
地方债周度发行计划更新:10 月 30 日当周计划发行新增地方债 1355 亿,其中一般债 48 亿,专项债 1307 亿。截至10月27日,10月累计新增专项债已发待发2190亿,年内新增专项债已发3.79万亿,待发约1450亿。
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情况更新:10 月以来,已有 25 省市已发 / 待发特殊再融资债(用于偿还存量债务),规模超 1 万亿。
国债、证金债周度发行计划更新:截至 10 月 27 日,已公布 10 月 30 日当周国债待发 1902 亿 / 净发 -1606 亿,证金债待发 0 亿 / 净发 0 亿。
政策方面, 10 月 24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在京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 2023 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此次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资金重点用于灾后恢复重建等八大方面;此外,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授权期限内,在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包括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的60%以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授权期限为决定公布之日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10月30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消特别国债八大领域的投资体量估算——每周经济观察第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