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4-01-26 17:34:01 来源:水土保持监测
近日,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實施方案》, 全文如下:
為貫徹落實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精神,推動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高質量發展,實現水土資源可持續利用,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1.指導思想。以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習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習總書記在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習總書記對內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認真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牢固樹立和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持以水定綠,創新和完善水土保持體制機制,加大重點區域水土流失預防保護與治理力度,全方面提升水土保持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為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提供有力支撐。
2.主要目標。到2025年,水土保持體制機制和工作體系更完善,管理效能進一步提升,人為水土流失得到一定效果管控,重點地區水土流失得到一定效果治理,水土流失狀況持續改善,全區水土保持率達到53.11%,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5640萬畝以上。到2035年,系統完備、協同高效的水土保持體制機制全面形成,人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重點地區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全區水土保持率達到56.89%,生態系統水土保持功能顯著增強。
3.建立水土保持空間管控制度。結合“三區三線”和“一區兩帶多廊多點”生態修復總體格局,科學劃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重點治理區和水土流失嚴重、生態脆弱區域的范圍,分類分區制定水土流失預防保護和治理措施,實行嚴格管控,減少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空間的佔用。
4.強化水土流失源頭預防。有關規劃涉及基礎設施建設、礦產資源開發、城鎮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內容,在實施過程中会造成水土流失的,應提出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措施,並征求同級水行政主任部門意見。
5.加大重點區域預防保護力度。加快實施黃河重點生態區、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等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有序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系統開展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等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加大礦山開發治理與保護力度。
6.提升生態系統水土保持功能。以大興安嶺森林帶、陰山—賀蘭山山地、內蒙古高原北部等為重點,加強天然林和草原保護修復,嚴格落實基本草原保護制度、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加強對森林、草原等生態系統水土流失狀況的監測評估,建立各類生態系統水土流失狀況告知機制和部門協同機制,提升森林、草原等生態系統水土流失預防保護效能。
7.強化沙化地區治理保護。對毛烏素沙地和庫布其沙漠以恢復地帶性植被為主,實施庫布其—毛烏素沙漠沙化地綜合防治項目,加大退化林分修復力度和沙化土地治理攻堅力度,加強沙漠邊緣和丘間地植被保護,推進沙漠邊緣和沙地流動沙丘、半固定沙丘綜合治理,強化風蝕水蝕交錯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推進沿黃生態廊道建設,提高林草植被蓋度。
對渾善達克、科爾沁、呼倫貝爾等沙地加大沙地疏林草原生態系統保護力度,逐步恢復天然林草植被。實施渾善達克規模化林場建設試點和內蒙古東部草原沙地綜合治理等重點項目,推進主要風口、半固定沙丘和沙帶綜合治理,科學營造防護林帶,加強退化沙化林地草地修復治理,建設喬灌草相結合的防風固沙帶,逐步殲滅可治理沙化土地。加強區域水資源管控,加快重要河湖等流域生態保護和修復,復蘇河湖濕地生態功能。
對騰格裡、巴丹吉林、烏蘭布和沙漠依法劃定封禁保護區,對荒漠植被實行封禁保護,在沙漠前沿和綠洲外圍重點風沙口建設沙漠鎖邊防風固沙林草帶,阻擊沙源擴散,保護綠洲生態安全。對沙漠沙地中暫不具備治理條件和不宜開發利用的集中連片沙化土地,堅持宜沙則沙,加強封育保護。
8.保護農田生態系統。嚴格落實耕地休耕輪作制度,因地制宜推廣免耕、少耕、秸稈覆蓋還田等保護性耕作。統籌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與灌區、水土保持工程、農田防護林工程建設,系統提升土壤保持能力。
9.加強城市水土保持和生態修復。結合城市更新行動,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合理地布局綠廊、綠道、“口袋公園”等結構性綠地,保護城市山體自然風貌和生態環境。
10.健全監管制度機制。制定自治區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辦法,健全全鏈條全過程監管體系。嚴格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查審批,建立水土保持方案質量常態化抽查機制,切實發揮水土保持方案源頭把控作用。嚴格執行農林開發等生產建設活動水土流失防治標准,強化水土保持監管。
11.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水土保持審批服務標准化、規范化、便利化,落實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要求,推行水土保持區域評估、承諾制等便企措施,優化審批服務指南,提升審批服務質效。
12.創新和完善監管方式。常態化開展覆蓋全區的水土保持遙感監管,推動實現全面監控、精准判別、及時發現人為水土流失,依法依規嚴格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全面實施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信用評價,健全激勵懲戒機制,推進“互聯網+監管”,積極推行以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為特征的非現場監管,加強對人為水土流失風險的監測評估和預報預警。對造成水土流失的生態破壞行為,組織水土保持監測機構開展水土流失損害賠償鑒定評估,嚴格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13.加強協同監管。依托自治區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台,健全各部門共享、互聯、移送等協同工作機制,實現生產建設項目立項審批、開工建設、事中事后監管、違法線索、案件通報等信息數據共享。加強水土保持跨部門協同監管和行政執法,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增強監管合力。健全與紀檢監察機關溝通機制,及時將發現的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涉嫌違紀違法問題線索移送紀檢監察機關處理。用好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和政府門戶網站群眾信箱等,暢通公眾監督和舉報渠道,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14.強化企業責任落實。生產建設單位應依法履行水土流失防治責任,嚴格落實水土保持“三同時”(水土保持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要求。生產建設項目主管部門要督促生產建設單位加強水土保持工作。水行政主任部門要督促指導生產建設單位全面落實表土資源保護、棄渣減量和綜合利用要求,最大限度減少会造成的水土流失﹔加強與能源、交通運輸、住房城鄉建設、工業和信息化等重點行業主管部門的溝通協作,協同做好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管指導工作。
15.突出抓好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在丘陵溝壑區、沙漠風沙直接入黃段,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和沙漠鎖邊工程,減少入河入庫泥沙。在坡耕地分布相對集中區域,實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大力發展旱作高標准農田。在黃河多沙粗沙區、粗泥沙集中來源區和砒砂岩區,建設高標准淤地壩、攔沙壩和沙棘等生態減沙工程,推廣淤地壩建設新技術新工藝,實施病險淤地壩除險加固和老舊淤地壩提升改造,加快推進十大孔兌綜合治理,有效減少入河泥沙。統籌林草植被保護和建設、農田建設和礦山生態修復等項目,形成治理合力。到2025年,新建淤地壩115座、攔沙壩296座,發展旱作梯田8.25萬畝,全流域水土保持率達到56.86%。
16.加大東北黑土區侵蝕溝治理力度。實施東北黑土區侵蝕溝治理工程,協同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和高標准農田建設,構建工程措施與農藝措施相結合、坡面治理與溝道治理相配套的耕地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到2025年,治理中型侵蝕溝2660條,實現高標准農田建設耕地內小型侵蝕溝應治盡治。
17.全面推動流域綜合治理。以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大興安嶺山地丘陵區、遼西山地丘陵區、陰山山地丘陵區等水土流失相對嚴重地區為重點,因地制宜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在荒漠化地區大力推廣沙柳、檸條等種植。全面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將其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鄉村振興規劃,建立統籌協調機制,以流域水系為單元,整溝、整鄉、整旗縣一體化推進。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提質增效試點。到2025年,小流域治理面積達到2400平方公裡以上。
18.大力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制定自治區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方案,以水系、村庄和城鎮周邊為重點,統籌實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流域水系整治、生活垃圾污水和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推動小流域綜合治理與提高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發展特色產業、改善農村牧區人居環境等有機結合,建設一批示范作用明顯的生態清潔小流域。
19.扎實開展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聚焦耕地保護、糧食安全、面源污染防治,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深入實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高標准農田建設、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和保護利用等工程,推行梯田、保土耕作、等高改壟、地埂植物帶等措施,配套坡面截水、蓄水、排水等設施,提升耕地質量和效益。有條件的地區要將緩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與高標准農田建設統籌規劃、同步實施。以旗縣(市、區)為單位依法劃定和公告禁止開墾陡坡地的范圍,嚴禁開墾。
20.健全水土保持規劃體系。修訂《內蒙古自治區水土保持規劃(2016—2030年)》。盟市、旗縣(市、區)要系統謀劃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制定或修訂本行政區水土保持規劃,明確分階段水土保持率目標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任務。組織開展水土保持規劃實施情況跟蹤監測評估。
21.創新水土保持工程建設方式。推行以獎代補、以工代賑等建設模式,在鄂爾多斯市等地區先行試點,積極申報以工代賑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發揮好村級組織、土地使用者、承包經營者作用,支持和引導社會資本和治理區群眾參與水土保持工程建設。
22.完善水土保持工程管護制度。制定淤地壩等水土保持工程政府和受益主體分攤運行維護費用相關政策,落實管護主體和責任。建立淤地壩工程維修養護長效機制,將淤地壩工程防汛納入地方防汛責任體系,加強安全監測和預警設施建設,提升淤地壩安全運行能力。
23.加強水土保持考核。實行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標責任制和考核獎懲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及責任追究、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重要參考。對水土保持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予以表彰和獎勵。自治區政府每年對各盟市政府(行政公署)水土保持目標責任落實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為“優秀”的,在生態項目資金安排和政策上予以傾斜﹔考核結果為“不合格”的,視情進行通報,並責令作出書面檢查、限期整改。
24.強化水土保持監測評價。統籌推進自治區水土保持監測站點建設和提升改造,優化站點布局。按照事權劃分,落實監測站點建設投資和運行管理經費,健全運行管理機制。綜合運用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無人機航測和移動終端等技術手段,按年度開展水土流失動態監測,及時定量掌握重要河湖、重大國家戰略區域和重點關注區域的水土流失狀況、動態變化及防治成效。優化黃土高原區、東北黑土區、北方風沙區等重點區域的耕地、草(灌)地、沙地(漠)等土壤侵蝕模型計算參數。開展水土保持監測設備計量管理工作,提高監測數據量值准確性可靠性。
25.加強水土保持科技創新。推進水土保持大數據庫和平台建設,推動各行業相關數據共享,強化數據關聯分析、智慧管理和深度應用。開展小流域數字化場景建設試點。支持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圍繞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水土保持與水沙關系、水土保持碳匯能力等,開展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推進自治區水土保持領域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示范。
26.加強組織領導。堅持和加強黨對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領導,實行自治區負總責,盟市、旗縣(市、區)、蘇木鄉鎮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盟市、旗縣(市、區)黨委和政府要強化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和具體舉措,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確保水土保持各項任務落細落實。加強水土保持工作隊伍和監管能力建設,配齊配強專業技術力量,提高監管專業化水平。
27.加強統籌協調。各級政府要建立完善水土保持部門協調機制,強化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水利部門要發揮好牽頭組織和統籌協調作用,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牧、林草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抓好相關工作,加強政策支持協同,推動重點任務落實。注重水土保持工作與實施“三北”工程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以及防沙治沙、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等專項規劃的銜接,把握好長期目標和階段性任務。要加強與國家相關部委的溝通對接,力爭將更多重點工作、重大項目納入國家規劃。
28.加強投入保障。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統籌水土保持補償費用於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保障水土保持投入。綜合運用產權激勵、社會融資和金融支持等政策,支持引導社會資本和多種經營主體開展水土流失治理。對集中連片開展水土流失治理達到一定規模和生態修復預期目標的相關實施主體,允許依法依規取得一定份額自然資源資產使用權,從事相關產業開發。對淤地壩淤積和侵蝕溝治理等形成的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按程序用於耕地佔補平衡。鼓勵和引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以捐贈、資助等形式參與水土保持工作。
29.強化宣傳教育。加強對水土保持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的普及宣傳,加大水土保持典型案例宣傳力度。加強水土保持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將水土保持納入黨政領導干部培訓體系。推進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工作,以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水情教育基地等平台為載體,加強科普宣傳和文化建設。組織開展水土保持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引導全社會樹立水土保持觀念和生態文明意識。
金秋時節,惠風和暢。站在海拉蘇水利樞紐工程控制的自流引水灌溉區登高俯瞰,滾滾的西拉沐淪河水從這裡奔流而下,滋養著幸福河兩岸上百萬畝耕地草場。…
包頭市錫林郭勒盟赤峰市烏海市阿拉善盟召開學習貫徹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
9月14日,包頭市、錫林郭勒盟、赤峰市、烏海市、阿拉善盟分別召開學習貫徹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 包頭市召開全市學習貫徹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動員部署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關於開展主題教育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自治區黨委工作要求,對全市主題教育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