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4-05-31 19:13:00 来源:bob全站app应用
“大家知道最贵的牛肉是多少钱一斤吗?”“羊的品种有多少?咱们陕北的地方品种又有哪些?”近日,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庄坪镇,一场乡土人才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正在进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农”)动物科技学院教授胡建宏、史怀平分别围绕肉牛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羊饲养管理技术开展专题讲座。
这样的场景是西农与河庄坪镇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2019年以来,在校地合作的背景下,河庄坪镇获评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镇,成为西农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又一闪亮名片。
走进河庄坪镇乡村振兴规划建设展厅,一张由西农乡村振兴学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为河庄坪镇“量身定做”的立体规划图格外引人注目,“一核一带两翼八区”的空间布局清晰明了。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河庄坪镇,有原中央医院旧址、陕甘宁边区保育院旧址等一批红色资源,是典型的城郊接合与红色文化传承区乡镇。“这样的区位及资源条件,有利于乡村振兴工作开展。”西农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改河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2019年,河庄坪镇委托西农展开了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规划。此后,来自西农水保、风景园林、农学、经管等多学科的专家多次来到河庄坪,跑遍该镇15个行政村,全面掌握了该镇情况及需求。历时两个多月完成的《河庄坪镇乡村振兴规划(2021-2025年)》,明确了以山地苹果、设施蔬菜、舍饲养殖为主,休闲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商贸物流业为辅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及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区布局。
4年多来,河庄坪镇“一张蓝图绘到底”,严格按照规划推动全镇乡村振兴,取得初步成效。今年3月初,河庄坪镇又组织召开座谈会,西农多学科专家与当地政府及企业、村民代表共聚一堂,现场解答大家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依托西农山仑院士工作站落户河庄坪的优势,校地共同组建了包括苹果、食用菌、耕地保育、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畜牧养殖等方面30多名专家参与的多学科团队,解决当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品种、技术和三产融合等问题。
山仑院士工作站专家、西农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冯浩和记者说,山地苹果是河庄坪的一个特色产业,全镇共种植苹果5000余亩。但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品质提升一直是困扰当地的主体问题。为此,学校专家多次深入果园,通过苹果新品种引种、果园花期霜冻实时监测和预报系统研发以及山地果园水肥高效利用等技术示范推广,使全镇苹果产量提高了100%,品质也有效提升,推动了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
“西农专家的到来,为河庄坪镇山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刘震介绍,以小型气象站为例,每到防冻时节,农民通过手机就可以直接观察气温变化,提前做好预防的方法,再也用不着不停地到地里查看温度计了。
经过调研,校地还决定全力发展食用菌、设施蔬菜等产业。陕西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农李鸣雷研究员,陕西省设施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农李建明教授组建专家团队,长期为当地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服务。通过李鸣雷牵线搭桥,当地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创办菌舰食用菌智慧工厂,带动400余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还辐射到榆林市子洲县、绥德县等地,产品也出口到北美洲。
为解决河庄坪镇乡村振兴人才短板问题,2021年以来,西农先后选派57名乡村治理与发展专项研究生赴河庄坪镇15个行政村实践锻炼。
孟嘉伟是西农2022级农艺与种业专业乡村振兴专项硕士研究生,担任第三批研究生班班长。他和记者说,研究生统一住在镇上,村、镇工作两头兼顾,“哪里需要去哪里”。
“基层工作事无巨细,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做好时间管理很重要。”从帮助独居老人打扫卫生,教老人操作智能手机、预防电信诈骗等点滴小事做起,孟嘉伟逐渐进入状态。入户调研、对接沟通、指导帮扶、撰写材料、现场讲解……他越来越得心应手,与当地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友谊。
“只有到基层去,把个人命运同国家、民族命运结合起来才是青年的正确成才之道。”派驻河庄坪的第二批研究生小组成员吴表示,基层就是最好的“课本”,实践就是最好的“课堂”,将继续用所学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派驻研究生的同时,西农还在当地招收非全日制乡村治理与发展专项研究生,为当地培养留得住的人才。学校还以返乡创业青年、返乡大学生、种养殖户、村两委委员等为主体,开展大型乡村振兴主题培训8次、技术培养和训练150余次,并为120名转移就业劳动技能人员开展了技能培训。
陕西省选调生杨娜已在河庄坪镇工作一年多。她表示,校地合作实现了人才和科技资源向基层的流动,切实帮助基层解决了一些发展中迫切地需要解决的问题。
“乡村振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西农一直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和信心。我们将继续精诚合作,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共同打造乡村振兴的河庄坪样板。”刘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