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青年河之栋梁!——记2023年国家优青项目资助获得者吕锡芝

发表时间:2024-03-09 03:22:48 来源: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原标题:黄河青年,河之栋梁!——记2023年国家优青项目资助获得者吕锡芝

  写在前面的话:有人疑惑山的巍峨、海的壮阔,便投身自然;有人好奇浩瀚宇宙、微观世界,便探索未知;也有人热爱清澈的河、坚实的地,便踏上攻关黄河保护治理痛点难点之路,2023年国家优青项目资助获得者、黄委拔尖人才,37岁来自黄科院的青年博士吕锡芝就是这样一位青年科技工作者。

  鲁北平原,黄河下游,滔滔河水自西向东流淌,两岸大堤宛若玉带向远方蜿蜒,淤背区各种绿植郁郁葱葱。流经惠民县境南缘46.28千米的母亲河,为县内主要灌溉水源。

  “我的家乡是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兵圣’孙武的故乡,从小在黄河边长大,喝着黄河水、听着关于小白龙为民造福的美丽传说、吟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句。”吕锡芝认为黄河就像一串文化密码,镌刻在了中华儿女的基因里。

  黄河悄然塑造着吕锡芝的黄河记忆——裹挟着泥沙的河水颜色浑黄,湍急的水流穿城而过,大人常告诫孩子不要去河边玩耍。对于黄河,儿时的吕锡芝既感到亲切又充满敬畏和好奇。

  “那时候还没有预料到,黄河将从我的童年流向成年。”在就读专业的选择上,吕锡芝完美诠释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高中时,他酷爱生物和地理,翻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后,惊喜地发现水土保持专业融合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两个学科,便毫不犹豫地填报,一读就是本硕博9年。

  在读期间,吕锡芝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与黄河结缘,是跟随导师的项目组前往黄土高原天水水土保持野外科学试验站开展研究工作,严重的水土流失状况和水土保持措施给黄土高原带来的改变是如此震撼。在那里,他找到了自己的职业认同感。

  毕业时,当导师问他学了9年的水土保持是否想从事这个行业时,他肯定的回答毫不犹豫。自此,“学以致用,保护治理母亲河。”成为吕锡芝的初心使命。

  怀揣梦想和激情,吕锡芝背起行囊,坚定地选择前往黄科院,开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科研的追梦之路。

  奔走在黄土高原与大河两岸,曾翻过哈秀山口的高海拔,在多曲大桥畔和约古宗列桥头取过水样,在河源无人区中生火做饭,最终到达黄河源头;曾在黄土高原坐着拖拉机和三蹦子穿沟过垄,在千沟万壑间用土钻和环刀铝盒取过土样,用生长锥取过树芯,用双环做过水分入渗,在自己10年前战斗过的地方布设了全套坡面水循环数据采集系统;曾因为在野外午饭时有个鸡腿吃而高兴,也曾因挑破磨出来的血泡而差点条件反射流下眼泪……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科研就必须要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作为青年科技工作人员,我们也要把论文写到黄土高原上,写到黄河大堤两岸。”工作后,吕锡芝奉行这个原则,勇挑重担、潜心科研,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为科学技术创新贡献青春力量。

  2017年,吕锡芝承担了自己第一个国家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也是第一次自主开展国家级项目。这一个项目对于刚踏入科研领域的吕锡芝来说至关重要,在其科研生涯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他坦言:“硕博阶段可以在导师的庇护下成长,研究方向、科研条件、人力物力资源及科研经费都有导师团队支撑,只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实验,可工作后一切都要靠自己了。”

  为解决经费来源问题,吕锡芝积极争取青年基金。接连两次的失败让他更加目标坚定、斗志昂扬。扎实的前期工作基础、大量的文献调研、专家前辈的悉心指导、精益求精的锤炼打磨,最终得以申请成功。

  资金问题解决后,吕锡芝带领团队前往甘肃天水水土保持试验站用尽心思挑选试验场地,在前辈的指引下从零开始建设野外人工降雨径流试验场。他们面朝黄土、背顶烈日,开展了数月的野外模拟降雨实验,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从申请项目,到自主实施,再到顺利验收,这样的一个过程如同婴孩断奶,让我真正从一名刚毕业的博士生成长为可以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青年科技工作人员。”吕锡芝告诉记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的顺利开展,为吕锡芝往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积累了丰富经验。

  2023年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23年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吕锡芝荣获资助,实现黄委自主培养国家优青项目零的突破。

  “目前对我来说,影响最大的就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优青项目的申请既要展示个人的前期研究成果,又要绘制未来3年的研究计划,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吕锡芝说。

  2013年至2019年,吕锡芝围绕黄土高原生态水文和水土保持方向开展了一系列工作。2020年,他牵头拿到了第一个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黄土高原植被—水文演变机理与协同调控技术”,完成前期所有项目研究工作的阶段性总结。随后,在此基础上,吕锡芝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黄土高原生态水文和下垫面变化衍生的新问题等,对研究方向进行新的调整,重心从单一的坡面水沙调控向“面向生态—水—沙调控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转变,孵化优青项目的雏形。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面香。优青项目的申请过程并不轻松,2021年首战失败,2022年转战国家青拔再次失败,2023年吕锡芝总结经验、多方请教、重新调整方案,加之对关键科学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终于如愿以偿成功获评,为团队后期开展“面向生态—水—沙调控的坡面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创造了重要条件,也代表着吕锡芝的治黄科研生涯迈上了一个新的征程。

  获悉申请成功的消息,吕锡芝很开心也很平静,大概之前充分的准备已让他胸有成竹。“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假如没有国家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逐渐完备,没有黄委为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环境,没有黄科院为青年人才搭建平台、厚植青年科研人才成长沃土,我就没法潜心做研究,取得如今的成就。”吕锡芝说。

  2023年9月12日,黄委主任祖雷鸣出席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举办的“中国治水实践与全球水治理”专场会议,向与会代表系统介绍黄河保护治理经验。他指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呈现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态势,入河入库泥沙明显减少,黄土高原“绿色版图”不断扩展。

  “仅仅是近几年,从我长期工作的天水水土保持监测站就能看出,和我毕业之前相比,区域植被生长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尤其是以经济林代替水保作物,实现了生态经济双赢的良好局面。”吕锡芝说,经过几十年的生态恢复建设,黄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径流泥沙显著下降,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减流减沙、恢复生态的总体效果十分显著。

  “与此同时,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治理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吕锡芝介绍,一方面,区域生态—水沙响应过程发生失衡和失调,林草、梯田、淤地坝对水沙过程的影响机制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空间配置不均衡,局部地区出现植被水分承载能力下降、水沙拦蓄能力达到极限阈值等问题。针对问题,基于流域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的总体方针,未来急需从理论方面,全过程多手段识别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沙过程响应机制;从技术方面,提出满足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体建设的水沙调控范式,为黄河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和流域精细化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当一切都看起来无济于事的时候,我去看一个石匠敲石头。他一连敲了100次,石头仍然纹丝不动。但当他敲第101次的时候,石头裂为两半。可我知道,让石头裂开的不是那最后一击,而是前面的100次敲击的结果。”在吕锡芝困惑于“如果一个科研工作者一辈子都没有突破性的成果,那他对社会有什么贡献?科研的意义又在哪儿?”时,单位的前辈给他讲了雅各布·里斯《NBA马刺队更衣室格言》。至今,吕锡芝记忆犹新。

  “黄河的科研前辈通过他们的研究活动,保存了他们所学到的科研技巧和知识,并主动或被动地传给了我辈科研人。基础研究就是需要几代人的传承才可能有所发展与突破。”吕锡芝和记者说。黄河科研人并不是因为要寻求一个无法替代性的地位才来搞科研。在现今科学研究高度分工的情形下,大多数人毕生的能力不过是只能推开科学大厦的一扇窗子。所以坚守科研不仅是坚守科研者的初心,更是为了做好后来人通往科研金字塔尖的基石。

  这种可贵的认知,让吕锡芝在科研路上务实笃行、行稳致远,披荆斩棘、收获满满: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3项;参编规程规范4项;出版专著6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获“水利部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青年拔尖人才”“黄委拔尖人才”等称号。同时,作为团队负责人,他还先后组建了黄科院生态水文基础研究团队和黄委“生态水文过程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拔尖创新研究团队。

  “一生或许只能做一件事。虽然做不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但至少能做到‘为往圣继绝学’。”吕锡芝说,这就是他对传承精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