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4-02-10 01:14:59 来源: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民乐村扶贫生态养殖小区内的温氏养鸡棚配备了水墙与风扇,鸡舍十分凉爽,一只只幼鸡正在棚内啄食。 通讯员供图
■贫困户不但可以通过蔬菜基地分红获利,还可以到蔬菜基地务工并领取工资,增加脱贫保障。受访者供图
引入产业载体,做实扶贫产业,是激发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根和魂。正因为这样,南海区里水镇对口帮扶云浮罗定市泗纶镇4条相对贫困村,通过扶贫车间推动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方便了带小朋友读书和照顾老人家。”泗纶镇双龙村村民李阿姨现在在扶贫车间制作蜡烛,感到很满足。一年前,南海区里水镇援建云浮罗定市泗纶镇双龙村、沙底村的两个扶贫车间正式落成,如今这两个扶贫车间可带动1000人就业,每人每月增收1000多元。
其中,双龙村扶贫车间由里水镇政府投资50多万元援建而成,占地400平方米,屋顶建有光伏发电设施,由罗定市荣山蜡烛厂承接经营来料加工项目,可吸纳双龙村周边超过500人就近就业,大幅度的提升村民及贫困户的收入。“群众到车间务工按件计工资,时间灵活,还可以把材料带回家中制作,十分适合要照顾家庭的老人和妇女。”双龙村党支部书记沈敏英说。
“大力发展扶贫长效产业,实现产业扶贫、资产扶贫。”里水镇驻村扶贫干部李敏能透露,“预计今年6月底,在泗纶建设的100多亩兰花种植基地就可完工,可提供100个就业岗位,贫困户不但可以就近务工,还能够轻松的享受每年2000元分红”。
新快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4个相对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得到提高,分别投资入股罗定市泗纶镇自来水厂及泗纶镇相对贫困村兰花种植基地,合共480万元;每年享有年固定收益9%,增加集体收入43.2万元,使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年。截至2019年,扶贫工作队为将近400户贫困户带来资产收益分红,总共发放分红超250万元。
4年来,佛山市南海区以大谋划、大手笔、大动作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帮扶云浮市云城、云安、罗定3个区(市)56个贫困村、6291户贫困户20849人,先后派驻167名干部,财政投入8.5亿元,社会帮扶资金投入1649万元。目前贫困户已全部脱贫退出。截至去年底,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541元,对口帮扶56个村集体收入平均每村9.86万元。
在产业帮扶方面,南海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帮扶云浮56个相对贫困村集约土地超过2.8万亩,落实产业扶贫项目326个,产业项目资金总投入27.72亿元。南海产业扶贫模式在56个贫困村普遍推广、开花结果。
在基础设施和民生帮扶方面,南海累计实施道路硬底化188.54公里,实施公共服务站、文化室、学校修缮130项;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发动84家企业加入村企结对,捐助帮扶资金372万元;4年累计实施危房改造1226户,补助佛山市财政资金1646.7万元;落实贫困户子女教育补助3712人,为20459人购买医保,11297人购买社保。贫困村村容村貌、贫困户生产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从到云浮市云安区镇安镇民乐村挂任以来,麦永然重点推进5000平方米扶贫生态养殖小区(养鸡),带动片区各村发展生态养殖。
2019年2月6日,民乐村“与民同乐”扶贫生态养殖小区迎来第三批2.3万鸡苗。可就在那一天傍晚6时许,暖风机发生故障不能制热,鸡场内室温只有22摄氏度,低温警报不停鸣响。新进鸡苗保温是关键,必须确保室内常温35摄氏度。麦永然和村“两委”干部顾不上吃饭,马上赶往鸡场,维修暖风机、加装保暖灯、加盖保温膜等。一直忙到晚上9时许,但暖风机仍未能修好,低温警报仍在响。两万多只鸡苗已经挨冻2个多小时,再拖下去将全军覆没。
在这个紧急时刻,麦永然忽然想起附近民强村的养殖场可能有暖风机,于是马上联系其负责人,借用暖风机救急。时间不等人,麦永然和村干部拉上几名扶贫户,开着一辆小货车走了几里颠簸山路来到目的地,徒手将一台600多斤重的暖风机搬上车急急返回。半夜12时许,大家装好暖风机,看到鸡场室内供暖回到正常状态,大家心里的大石才落下地。回过神来,大家顿时感到饥肠辘辘,煮上几个面就开吃了。
习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怎么来实现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艰辛的探索中,佛山市南海区的帮扶干部总结出卓有成效的经验。
借力企业物流,云浮罗定市太平镇洞美村百香鸡产业突破配送难题。种类非常之多、规格不同、供给分散、易损耗、易腐烂……贫困村农产品的配送困难重重。物流成本高一直是制约扶贫产品销售的“痛点”,为此太多的优质农产品“养在深闺无人识”。洞美村成功找到具备产业全链条的企业入驻,利用其完整的屠宰、包装、冷藏、冷链配送渠道,及时将养殖基地和贫困户的百香鸡销售出去,数量优势转化为价格上的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贫困户、贫困村增收致富。
依托大市场,云浮市云安区富林镇庙山村蔬菜产业与市场无缝对接。庙山村集约土地建设基地,合作社能人牵头,聚集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基地上发展种植。紧盯市场定价、选取适销对口的品种,稳定供货数量和质量,多项措施使农产品获得市场的青睐。这也是漠阳江大市场的批发商主动上门收购的原因。高度的市场化,决定产业发展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性。
引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民乐村实现利益联结长效化。云浮市云安区白石镇民乐村积极引入温氏集团这个养殖行业龙头,充分的利用其在行业优势,在生产端化解技术风险,在收购端化解市场风险,确保肉鸡“养得大、卖得好”。贫困户通过劳务、出租、入股等方式去参加了,建立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扶贫结束后产业依然会运作。
云浮罗定市泗纶镇有做香纸蜡烛的传统产业基础,南海区进驻帮扶后,将这项手艺发扬光大,兴建基础设施作为“扶贫车间”,盘活了富余劳动力,将零散的手工活集中化,解决了企业加工和贫困户就业两个难题。集中劳作还有利于提供技能培训、提升技能水平,促进就业扶贫车间提质增效,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企业增收、地方财政税收增长的多赢效果。
产业兴旺是市场化的结果,更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最终选择的结果。当前,我们的扶贫工作有国家“三农”政策倾斜和扶贫资金支持,各地致力追求实现“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如果片面追求产业数量,短期内可能有许多产业快速上马,甚至会有“产业兴旺”的势头,但若不是从市场需求本身出发,没有有效参与市场之间的竞争,一旦投入不持续,就容易昙花一现,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所以,产业兴旺切莫只顾“闭门造车”,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加强与外部市场联系,从本地实际出发,审慎选择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在顺应市场发展规律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