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11000多处水文监测站点!山东水文成为防汛抗旱的“尖兵”、“耳目”和“参谋”

发表时间:2024-02-03 07:23:30 来源:新闻中心

  水文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承担着水文站网的建设与管理、水文水资源与水土保持监测、发布雨情水情信息和水文预报、水文水资源资料的汇交、保管与审核等工作,是国民经济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6月10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曹金萍就山东水文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水文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的及其重要的作用情况作了介绍。

  据了解,山东水文站网体系逐渐完备,全省各级不断加大对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目前,山东已经建成水文站486处、水位站210处、雨量站点2027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地表水水质站400处、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站56处、地下水监测站3473处、区域用水总量监测站1314处、墒情站155处、水土保持监测站30处,再加上近期新建成的和各市自行建设的站点,山东全省各类水文监测站点达到11000多处,水文站网总体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曹金萍介绍说:“山东水文防洪安全监测体系、城乡供水监测体系、区域用水总量监测体系、地下水监测体系、水生态环境监视测定体系逐渐完备,水文监测站网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这些站网是我省水文、水资源、水生态监测的基础和支撑。”

  同时,水文监测能力大幅度的提高,经过多年发展,水文监测内容不断丰富,地表水地下水并行,水量水质并重。监测要素中,除传统的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发、水质、墒情、冰情外,近年来又新增了水生态、水土保持、地下水水质、城市水文等。监测手段,由传统人工观测逐步转向自动化监测,其中水位、雨量监测已全面实现自动测报,可实时传输数据,每年接发雨水情信息160余万条;流量、泥沙、蒸发、墒情等,正在大力推广先进的声光电新技术新设备,自动化水准不断提高。山东有17处水环境监视测定中心,全部取得检验检验测试的机构国家级资质认定。

  目前,山东共颁布实施一部省级水文管理办法,两部厅级规范性文件,四部市级水文管理办法,两部县级水文管理办法,水文事业进入有法可依、规范化管理的新阶段。山东16市水文机构全部实行省水利厅和地方政府双重管理,全省按区域设立县级水文中心75处,建立乡镇水文服务中心400多处,“省、市、县、乡、村”五位一体的水文管理服务体系不断深化。水文从业人员包括编制内职工、政府购买服务人员以及基层农村水管员,人才队伍持续稳定,在工作实践中积淀凝练了“创新、敬业、求实、奉献”的行业精神。

  同时,水文为水利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较为可靠支撑,山东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天气特征情况决定了洪旱频发、旱涝急转的态势。多年来,面对严重的洪旱灾害,山东各级水文部门主动作为、全力以赴、科学应对,广大水文工作者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坚守一线,准确勘测监测、及时报送信息、科学预测预报,充分的发挥了水文作为防汛抗旱的“尖兵”、“耳目”和参谋作用,为成功应对系列大洪水以及严重旱灾,如 “96.8”小清河大水、2001年东平湖大水、2018年“温比亚”、2019年“利奇马”超强台风等,在支撑科学决策、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了无法替代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

  曹金萍说,山东是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一天比一天突出,水资源管理任务更艰巨。省委省政府格外的重视水安全问题,在全国率先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文部门逐渐完备水资源监测体系,加强行政区界、供水水源地、重要控制断面水量水质监测,形成了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的监测成果,作为确定各行政区域每年用水总量的控制指标。实施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强化水资源分析评价,为水资源调度、配置、节约、保护等提供重要支撑。实行“一河一策”“一市一策”服务模式,为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在服务南水北调、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胶东调水等工作中,充分的发挥技术优势,作出了积极贡献。

  面对水生态、水环境等水问题,水文部门大力推进水生态监测工作,实现了南四湖水域藻类监测常态化,在济南试点开展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水生植物等监测项目。围绕全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治理、生态水量管理等,积极做好监测分析和评价工作,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有力保障。

  另外,山东对水文资料做系统整编刊印,建成了国家水文数据库,存储水文数据3700多万条,形成了覆盖山东主要水体长达70多年、个别地区90多年的长系列水文整编资料。南水北调、引黄济青、胶东调水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多项交通、能源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设计规模的确定、位置的选择以及相关指标的确定,不能离开这些宝贵的水文资料。同时,在南水北调、胶东调水等重大水利工程调度中,积极开展水文监测,为实现工程的优化调度和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